如何防止中藥材儲存過程中發霉長蟲等問題?
一、蟲蛀
指害蟲侵蝕藥材組織內部,從而降低療效或失去藥用價值。對中藥的危害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異常情況。在常用的600百余種中藥中,被蟲害的品種即占40%左右。在我國發現的害蟲就有五六十種之多。
(一)蟲蛀的原因
1、中藥在采收加工時受到污染,干燥時未能完全殺死蟲卵 ,一旦環境條件適宜,蟲卵即會孵化成蟲。
2、貯藏的地方;容器本身內有蟲卵附著;害蟲由外入侵貯藏的容器中;運輸時包裝不嚴或破損。
3、蟲蛀與溫度、濕度及藥材的含水量有關。
溫度16--35℃,濕度60%,藥材含水量在11%,為害蟲適宜的溫度區;致死高溫區為50℃--60℃之間,害蟲可在較短時間內喪失生命活動;致死低溫區為-4℃以下的溫度,在這一溫度范圍內,害蟲因體液結冰,細胞原生質凍損而脫水致死。
4、蟲蛀與藥材的完整性有關,完整的藥材比加工制作的藥材不易生蟲。中藥材切制成片、段、節、絲后,改變了原藥的形狀,增大了表面積,極易受潮的原因。
(二),害蟲對藥材的危害通常表現以下幾方面
1、害蟲將藥材蛀蝕成空洞,嚴重時內部蛀空,使藥材重量減少、有較成分喪失,降低或失去治療作用。
2、害蟲糞便、分泌物、蟲尸、蟲皮、蟲屑等污染中藥材,服用后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3、害蟲是帶菌的媒介,是致病菌、霉菌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引起共性危害。被蟲蛀的藥材對疾病治療不利,并會帶來危害。
4、中藥材被蟲蛀之后,有些品種易走油(如當歸、黨參)而引起進一步質變。
5、中藥材被蟲蛀之后,會加大損耗,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易蟲蛀的中藥(一般含淀粉、蛋白質、脂肪油、糖類及蛇類或動物類等中藥),同時也是霉菌的培養基。
1、根及根莖類中藥:
最易生蟲的有獨活、白芷、防風、川芎、藁本、澤瀉、藕節、川烏、草烏、前胡、南沙參、莪術、山藥、黃芪、當歸、黨參、板藍根、苧麻根、白附子、貝母、天南星、半夏、郁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已、黨參、干姜、仙茅、北沙參、白蘞等。
一般的有甘遂、射干、巴戟天、北柴胡、山豆根、光慈姑、何首烏、地榆、烏藥、節菖蒲、三棱、升麻等。
2、藤木皮類中藥:
易生蟲的有雞血藤、海風藤、青風藤、桑白皮等;
一般的有黃柏、椿皮、寄生、桂枝等
3、花類中藥:
易生蟲的有款冬花、菊花、金銀花、凌宵花、鬧羊花、芫花、蒲黃
4、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易生蟲有的金櫻子、川棟子、無花果、豬牙皂、紅豆蔻、預知子、麥芽、谷芽、浮小麥、胖大海;枸杞子、瓜蔞、芡實、薏苡仁、蓮子、佛手、香椽、槐角、橘紅、陳皮、山楂、枳實、枳殼、娑羅子、酸棗仁、木瓜、白扁豆等
5、動物類藥材有:烏梢蛇、土鱉蟲 、蛤蚧、穿山甲、地龍、斑蝥、蘄蛇、蟾酥等、刺猬皮、鹿筋、雞內金、海馬
6、藻菌類中藥:易生蟲的藥材有冬蟲夏草、茯苓、靈芝、銀耳等
B、霉變:即霉菌在藥材上滋生,發霉能降低藥用價值
二、 發霉
(一)、發霉的原因
1、空氣中含有大量霉菌孢子,散落在藥材表面。當霉菌遇到適宜的溫度(20--35℃),大多數霉菌在50℃--65 ℃ 死亡,濕度(60%以上),當空氣中二氧化碳達到80%--90%,可以使殺死霉菌。
2、藥材含水量超過去15%,即萌發菌絲,并分泌酵素,侵蝕藥材組織內部。
3、藥材受到燜熱時內部的水分就會蒸至表面,稱為發汗,可使霉菌生長,并由表面逐漸深入內部,引起藥材霉爛。
(二)、易發霉的藥材有
凡含有糖類、粘液質、淀粉、蛋白質及油類
1、 根及根莖類藥材:
最易發霉的有牛膝、天冬、玉竹、黃精、麥冬、百部、白術、薤白、甘草、當歸、秦艽、黑順片、白附片、紫菀;
較易發霉的有知母、蒼術、木香、商陸、葛根、山柰、夜交藤、黃芩、遠志、白茅根、白及等等。
2、 果實種子類藥材:
最易泛油及發霉的有柏子仁、胡桃仁、龍眼肉、使君子、橘絡、郁李仁、杏仁、桃仁、五味子等等;
一般泛油及發霉的有火麻仁、芝麻、巴豆、千金子、蕤仁、天仙子、榧子、白果、女貞子、母丁香、桑椹子、橘核、梔子、青皮等等。
3、花類藥材:
易發霉的有金銀花、菊花、款冬花、槐花(變色)、洋金花、厚樸花等
4、全草及葉子類藥材:
較易發霉的有馬齒莧、大小薊、鵝不食草、大青葉、薄荷、佩蘭、枇杷葉、人參葉、車前草、萹蓄、蒲公英、桑葉(生蟲)等。
5、 皮藤木類藥材:
易發霉的有白鮮皮、桑寄生、椿白皮、苦楝皮、雞血藤、首烏藤(生蟲)、桑白皮、川槿皮等。
6、動物類藥材:
易發霉的有九香蟲、刺猬皮、狗腎、壁虎(易泛油)
7、動物類藥材:
易發霉的有九香蟲、刺猬皮、狗腎、壁虎(易泛油)、土鱉蟲、蘄蛇、烏梢蛇、地龍、鹿鞭、鹿筋、蛤蚧、紫河車、干蟾皮
C、變色:藥材的主色發生了改變,常提示藥材已發生了變質
三、變色
(一)變色的原因
1、溫度和濕度是主要因素;如溫度上升30℃以上,濕度70%以上,則藥材變色速度會加快。
2、氧化越快,變色速度也越快,所以在空氣中貯藏藥材變色快。
3、日光常與濕度、氧化等因素結合起來,致藥材發生變色,尤其是光線中的偏極光引起的變色更快。
4、其它。殺蟲劑常使藥材變色。如硫磺熏后,產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亞硫酸,具有還原作用,可使藥材褪色。
(二)、易變色的中藥
一般含黃酮、甙類、蒽醌、鞣質類等成分的中藥易變色。
玫瑰花、月季花、梅花、臘梅花、菊花、玳玳花、紅花、金銀花、款冬花、蓮須、槐花、蓮子心、桔絡、通草、麻黃、佛手片、枸杞子、大棗等等。
四、 泛油
是干燥藥材的外表出現油樣物質。
(一)、泛油的原因
1、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時,藥材所含的油質就易往外溢出。
2、與貯藏年限有關,藥材久貯后,某些成分會自然變質走油。
3、長期接觸空氣而變色、變質,亦容易走油。
4、與藥材所含的某些成份有關,含脂肪油、揮發油多的藥材。
(二)、易泛油的藥材
一般含油脂、糖類、揮發油成分的中藥易泛油。
天冬、麥冬、黨參、牛膝、板藍根、柏子仁、當歸、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杏仁、桃仁、狗腎、九香蟲、刺猬皮、蛤士油、壁虎、斑蝥、蜈蚣、紅娘蟲、蘄蛇、蛤蚧、水獺肝、烏蛸蛇、鹿筋。
五、 氣味散失
指一些中藥含有易揮發的成分(如揮發油等),因貯藏保管不當而造成揮散損失,使得中藥的氣味發生改變的現象。
(一)、氣味散失的原因
1、溫度過高,溫度越高揮發越快,可使藥材中的氣味散失(溫度不超過30℃,,濕度70%--75%)。
2、貯藏時封閉不嚴,露置空氣中,自然揮發。
3、貯存時間越久氣味散失越多.
(二)、氣味散失的藥材有
當歸、木香、藁本、獨活、白芷、防風、川芎、羌活、蒼術、檀香、沉香、厚樸、肉桂、艾葉、紫蘇葉、玫瑰花、丁香、金銀花、月季花、茴香、花椒、香櫞、砂仁、白豆蔻、陳皮、枳殼、枳實、荊芥、茵陳、肉豆蔻、藿香、薄荷、香薷、樟腦、乳香、麝香、冰片、阿魏等等。
六、 風化
含有結晶水的無機鹽類中藥,在干燥空氣中失去結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藥表面形成粉末狀物的變異現象。
(一)、風化原因
1、藥材包裝破損,直接接觸空氣。
2、受溫度與濕度的影響。
(二)、易風化的藥材有
芒硝、膽礬、硼砂 、玄精石、
七、 潮解
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的影響下,中藥所含的可溶性糖和無機鹽成分被空氣中水逐漸溶解的現象。
(一)、潮解的原因
主要是空氣中水汽大、濕度高。
(二)、易潮解的藥材
芒硝、大青鹽、秋石、綠礬、硼砂、海澡、昆布、鹽制白參、鹽制全蝎、礬制天冬。
八、升化
含揮發油的中藥在常溫下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變異現象。
(一)、升化的原因
包裝不嚴,暴露在空氣中,受溫度升高而發生。
(二)、易升化的藥材有:冰片、薄荷腦、樟腦等等。
九、融化
含糖膠、樹脂、臘質等成分的固態,由于軟化點、熔點較低,在受熱的條件下易發生變軟以至變成濃厚粘稠的融流狀態的變異現象。
(一)、融化的原因
1、藥材耐熱性能差。
2、藥材的吸濕性強。
3、藥材的品質純度低。
(二)、易融化的藥材有
蜂蠟、阿膠、鹿膠、龜板膠、乳香、沒藥、阿魏。
十、 鼠咬
鼠類喜歡吃的藥材是含有淀粉、蛋白質、脂肪、糖類等
(一)鼠類對中藥貯存的危害
1、盜食藥材:鼠可以吃掉大量的藥材,還有貯存藥材的習慣。
2、污染藥材:偷食后還會排泄糞便,污染藥材,不宜供人使用。
3、傳播病原物。
4、破壞包裝物和建筑物。
十一、易燃
藥材在熱和光到達本身的燃點時,就會引起燃燒,不僅使藥材本身受到損失,甚至造成災害,因此必須實行特殊養護。
(一)、易燃的原因:受到溫濕度與火源影響。
(二)、易燃的藥材有:硫磺、干漆、松香、火硝、海金沙。
中藥養護的基本方法
零售藥店和中醫診所在夏季對中藥飲片的貯存和養護,要做到以下幾點:
1、每家藥店和中醫診所對部分特別易生蟲品種在夏季要冷藏,對有些易生蟲的品種應陰涼存放,并設置專人進行養護檢查。
2、每家藥店和中醫診所對藥斗里的中藥飲片,在夏季要做到勤檢查勤翻看,要求中藥飲片養護人員至少一周全部翻看和檢查一次所有飲片。若發現藥斗里有出蟲的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通過在陽光下暴曬3~4小時的方法達到殺蟲的目的,晾曬后進行篩選整理。要備有晾曬工具、晾曬場所和晾曬后篩選的工具。
3、在無法嚴格達到溫濕度控制條件的調劑區,就要求中藥飲片管理人員必須熟知易生蟲品種目錄,在夏季時節,要采取勤進快銷的原則,一般情況下,每次購進一周的用量。
4、零售藥店和中醫診所對中藥飲片管理養護人員應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管理養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將中藥飲片的養護工作落實到人,責任到人。
5、零售藥店和中醫診所對于購進后,半年內沒有銷售、沒有打開整包裝的品種,應及時退回給供應商,以避免蟲蛀帶來的經濟損失。
總之,中藥飲片的貯存與保管必須根據品種、存量、季節及設備條件等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種科學的保管方法,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避免蟲蛀,以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也保證中藥飲片質量,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有效。
蟲害的養護方法
清潔衛生防治:
經常打掃中藥區域,清除污染物消毒去污,使害蟲沒有藏身之處。
密封防治:
采用密封或密閉貯存,使中藥與外界空氣、溫度、濕度、光線、細菌、害蟲等隔離。
高溫防治:
讓中藥處在高溫的環境之中,來防止或殺死害蟲。方法有曝曬、烘烤、熱蒸等方法。
低溫冷藏:
是防治藥材的一種理想方法,不僅能防蛀、防霉,同時又不影響藥的質量,多用于貴細及性質脆弱的中藥,特點有不變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干燥、不干裂等優點。
異性對抗同貯防治:
山蒼子、花椒搗破用紙包好,放在動物類藥材周圍,有很好的防蟲作用;樟腦也用紙包好(10克左右),放入鹿茸、蘄蛇、蜈蚣等;蛤蚧與樟腦同存;蛤蚧與肉桂同存;大蒜對動物類也可防蟲;傷濕止痛膏與蜈蚣同存防蟲;95%的醇噴少量在藥材上,能有效的防蟲;人參與細辛同存;冰片與燈心草同存、硼砂與綠豆同存等。
使用綠色殺蟲劑:
是當前防治害蟲最理想的一種植物農藥。常用的綠色殺蟲劑。
一,干燥除濕法
A、暴曬法:又稱陽干法,用太陽的熱能使藥材水份干燥,同時利用紫外線殺死霉菌及蟲卵。
B、攤晾法:又稱陰干法,適用于芳香性葉、花、果皮等。藥材有陳皮、酸棗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火麻仁。
C、加熱烘干法:用于含水量過高又不能曝曬和梅雨季節。藥材有大黃、山藥、川芎、延胡索、天冬、天花粉、白術、白芍、白芷、巴戟天、冬蟲夏草、防風、當歸、貝母、羌活、沙參、獨活、石菖蒲、蒼術、鎖陽、澤瀉、丹參。
D、石灰干燥法:用于質地嬌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發霉蟲蛀、回潮不宜曝曬或烘干的藥材。主有人參、枸杞、鹿茸、白糖參、懷牛膝等。
E、木炭干燥法:先將木炭烘干,然后用牛皮紙包好置于易潮易霉的藥材中。優點有無臭氣,不竄味;吸濕緩慢不使藥材干脆;價格較低,可重復使用。
F、翻垛通風法:將垛底藥材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風,使熱氣及水分散發的方法。
G、石灰埋藏法:用牛皮紙把藥材包好并注明,放置木箱內,再用石灰將藥材埋好。如水蛭、蜈蚣、刺猬皮等。
H、沙子埋藏法:利用沙子隔絕外界濕氣,此法適用于少數完整的藥材,如黨參、懷牛膝、板藍根、白芷、山藥等。
I、糠殼埋藏法:利用谷、麥糠的隔潮性能,將藥材埋入糠中,使外界濕氣不致侵入。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藥材用油紙包好,防止軟化或碎裂;還有黨參、白芷等。
J、地下室貯存法:利用地下室具有冬暖夏涼又不直接受到陽光照射的特點進行貯存中藥的方法。
二、傳統防霉除蟲養護法
A、清潔衛生防治法:是各防治工作的基礎,它符合經濟、安全、有效、不污染等原則。
B、密封養護法:利用密閉的庫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的包裝器材,將中藥密閉,使之與外界空氣隔離而減少濕氣侵入。
C、冷藏養護法:采用低溫(0℃----10℃)貯存藥材,但要一定設備,且費用較大,用于貴重藥材,如:人參、菊花、山藥、陳皮、哈士蟆、銀耳等
D、熱蒸法:將生蟲的藥材放入蒸鍋內,利用水蒸氣殺死害蟲,然后將藥材晾曬干燥后包裝的方法。要求熱氣透頂為度。主要藥材有郁金、天南星、白芷、川烏、草烏、何首烏、鎖陽、肉蓯蓉及筋皮類的動物藥材。
E、對抗同貯養護法:利用不同的藥材所散發的特殊氣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驅蟲去霉化學成分來防止另一種藥材發生蟲、霉變質等現象。澤瀉、山藥與牡丹皮同貯防蟲保色;藏紅花防冬蟲夏草生蟲;蜜拌桂圓、肉桂保味色;大蒜防 芡實、薏苡仁生蟲;細辛、花椒防鹿茸生蟲;當歸防麝香走氣色;生姜防蜂蜜涌潮;白酒防蟲;蜈蚣、蛤蚧。三,中藥異常的處理方法
(一)、輕微霉變的處理:
1,干刷去霉
2,淘洗法:將發霉藥材放入缸內或盆內,加水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撈出曬干即可。在洗時,動作要快,不易久泡,某些表皮粉嫩的藥材如天麻、貝母等,尚須在水內加入白礬粉攪勻后再洗,以免搓爛表皮,增加損耗。
3,醋洗法:適于不能沾水的藥材,如山茱萸、五味子等發霉后,可用醋噴洗,每100公斤用醋10-12公斤,具體方法是,將發霉的藥薄攤在席子上或干凈無土的地面上,用醋噴灑,并隨噴隨翻;噴濕后,將其堆在一起,要用麻袋蓋上,悶潤1-2小時左右,攤開晾干即可。
4,酒洗法(同上)。
5,油擦法:適用于不能見水見熱的藥材,如各種附片發霉后,可采用此方法。具體做法是,用布沾無異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藥材上反復搓擦,即可除去霉跡。
6,撞刷法:發霉不嚴重的藥材,經“日曬或烘烤干透后,可放入撞籠或麻、布袋內來回搖晃,通過互相撞擊摩擦,可以將霉去掉。
(二),其他異常情況要早發現,早處理,重在預防為。
四、毒性中藥的養護
毒性中藥材有:砒石、砒霜、 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紅娘子、青娘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羊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
A、礦石及其加工制品的養護,主要是防止光化、氧化、濕度和溫度對它們引起的質變。
B、動植物類毒性中藥的養護:數量少的品種,可采用密閉封法貯存;水分含量較高,可先暴曬或烘干后再密封貯藏或加入吸濕劑。
五,貴細藥材的養護
A、貴細藥材主要有:人參、鹿茸、麝香、牛黃、羚羊角、海馬、馬寶、狗寶、猴棗、熊膽、燕窩、三七、哈士蟆油、西紅花、珍珠。
B、細貴中藥的養護方法
1、密封 2、吸潮 3、冷藏 4、充分干燥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電話:028-64775583,郵箱:kefu@zyctd.com。
相關資訊
- 中藥飲片零損耗,這樣保管就對了!
-
事實上,中藥飲片的質變率相比其他藥品要高得多。由于中藥飲片品種繁多、性質各異,有的怕熱,有的怕光,有的易吸濕,如果養護不當就會發生蟲蛀、發霉、變色、泛油、腐爛等變質現象。因此,熟悉各種飲片的性能...
- 中藥材怎么保存?中藥材的保存方法......
-
中藥材如果不注意保存方法,很容易讓中藥原本的功效降低、甚至發生霉變,因此,短時間內服用不了的中藥材要注意保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材的保存方法。一、干燥中藥材的含水量超過15%時,容易發生蟲害、...
- 中藥材/飲片貯藏保管知識!
-
在我國幅員遼闊的疆域內,分布著種類繁多的天然藥物資源,從遠古時期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利用這些動物、植物和礦物藥材進行防病和治病。中藥的發現與發展,經歷了長期的實踐過程。人類在經歷漫長的社會和文化的...
- 名貴中藥,你會保存嗎?
-
大家應該都聽過“百年陳皮勝黃金”、“阿膠要陳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那是不是中藥材都是越陳越好呢?許多家庭在選購、保存中藥的過程中,會有這樣的誤區,潛意識里總覺得中藥可以無期限使用...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文字不能超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