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本輪火爆的中藥材行情
【天地網訊】
今年中藥材行情普遍上漲,引發廣泛關注,據中藥材天地網反映市場整體行情的綜合200價格指數顯示,6月10日3344.26指數點位同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700點,指數上升幅度高達27.4%。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如上圖,構成指數的200個千噸級以上大宗品種同比去年同期,漲價品種104個,占比52%,平均漲幅53%;跌價品種55個,占比27.5%,平均跌幅13.8%:行情走平的品種41個,占比20.5%。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中藥材行業中常有“三年一個小周期,十年一個大周期”的說法。
指數監控期內,中藥材價格指數曾在2009-2011的兩年左右時間,發生過超過1500點的最大漲幅。本輪行情爬升啟動時間可追溯至2020年8月,目前已經接近三年的持續上揚,本輪漲幅已逼近1300點,期間上行也出現過壓力,但今年淡季整體行情依然爬升的情況,讓產業所始料未及。
一、這是何原因造成的呢?
內因是誘因,外因是助推,其中有五個關鍵方面。
(一)供應面上(內因)
1、部分中藥材之前多年低價,農民沒收益而放棄栽種,供應減少,如牡丹皮。
2、三年疫情期間,消費降低和流通不暢阻撓了需求,進而逆向影響了種植生產積極性,代表多是藥食兩用品種,如黨參。
3、受高溫、干旱、大雨等災害天氣影響,部分中藥材確實有減產,如當歸。
(二)需求層面上(內因)
1、中藥在抗疫上表現亮眼,需求有所提振,代表藥企的營收數據提升亮眼,如中藥上市藥企。
數據來源:中藥材天地網整理
2、疫情后經濟與消費的復蘇,以藥食同源為代表的中藥材消費需求也有復蘇,拉動行情,如孜然、高良姜等香料類品種,當歸、黨參等湯料類品種。
(三)物價成本因素(內因)
生產資料和人力成本是連年上漲的,部分品種生產成本漲幅達三成以上,如川芎,2021年采收雇工價100元/天,2023年升至160元/天,生產資料和人力兩大關鍵成本的增長對中藥材行情的抬升明顯,難以回到上一輪行情的歷史低價。
(四)市場流通異?;钴S(外因)
隨著行情的火熱,以白術、白芍等為代表的大宗中藥材價格的高漲,市場流通異?;钴S,理性的交易與非理性的交易交織,跟風購買氛圍強,也有部分企業進行戰略采購,進一步托底行情。
(五)熱錢助推(外因)
在貨幣寬松政策的環境下,中藥材行業積蓄了一定規模的資金,過去這些資金分散在其他收益渠道,市場交易火爆、行情高企,部分資金往產業回流,熱錢在中藥材流通領域集聚,對行情再次進行抬高。
一個品種的漲價,往往是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單獨因素難以對行情有太大波動刺激,如當歸、白術等。
二、高行情,對各方的影響
中藥材價格由市場機制調節,種養殖戶是第一層
種養殖戶是整個產業鏈的最弱勢方,因低價、災害等原因導致收益不佳,會減種、棄種,直接影響中藥材這一醫療原料性物資的保供。
當前部分品種因受災、減種棄種等因素,進而由市場機制調節形成的行情,能夠給相關種養殖戶的收益,對中藥材供給支撐有利,后期也需要讓種養殖戶收益持續得到保障,以實現資源保供,不被產業鏈的其他強勢方所盤剝,但需警惕高行情過度刺激后導致的產能大上,行情“過山車式”下滑后傷農。
再一層,是產地及市場經銷商
產地及市場經銷商,長期處于流通環節中的弱勢方,飽受交易賬期長、購銷回款難、欺詐交易等現實情況的沖擊,經營困難重重,當前行情讓他們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益,以維持其在流通領域上的貨源聚集及調配的作用,但目前行情過高,部分商家觀望情緒濃厚,不敢在手中過多停留貨源。
最后,是成藥企業
對于部分藥企,中藥材原料成本是其整體成本的一小部分,在企業成本中占比有限,部分成藥企業能夠消化及傳導一些高行情,成藥企業戰略儲備有需求但難度大,因相關信息及大數據的不足,非常需要產業信息大數據的支撐。
三、對高行情,建議的解決方式
(一)引入戰略儲備機制進行“削峰填谷”
中藥材行情波動的源頭,是中藥材供應的波動。中藥材種在地里,靠天吃飯,在多變的氣候下及收益變動影響的產能下,年產量難免會大小不一。產業環節中各方利益都需要平衡,種養殖戶、經銷商是產業鏈上收益中的弱勢方,藥企作為強勢方。藥企也不能奢望在長期犧牲種養殖戶、經銷商收益下,以低價來保持其中藥原料供應的穩定性。
產能和行情的波動過大,往往吸引資本的炒作介入,這一情況需要引入戰略儲備機制對產能和行情進行“削峰填谷”。戰略儲備可以分為兩重,一重是國家宏觀層面,在相關品種產能過剩時進行國家級戰略儲備,在產能空虛的時候進行全產業戰略投放;另一重是成藥企業層面,在后疫情時代,藥企基于生產的穩定性及可持續性可適量提前儲備,但為分散及對沖成本壓力,可由相關主管部門建立原料庫存調配機制,當某一成品藥原料緊缺時,及時協調企業間以購銷、置換等方式“拆借”相關品種原料。
(二)維護流通市場的良性穩定
目前購銷環節因參與多方的實力情況不均衡,大部分藥企對藥材原料供應商的過度壓價、賬期過長、隨意延期結款等情況普遍,還有甚者把供應商當作資金周轉池,以上情況影響了中藥材供應與行情的穩定性,建議從醫?;乜?、醫院結算、企業賬期結算等進行制度優化,建立流通全鏈條購銷信用評價及獎懲機制,保障各方回款,以維護流通市場的良性穩定。
(三)國家及企業應建立中藥材監控及預警機制
目前宏觀上中藥材大數據的相關監控及傳遞預警還有上升空間,中藥材生產端對行情的理解和分析欠缺,在進行增減產時,也是行情即將大幅波動之時。行情變化的相關輿情傳遞至主管機構之時,往往已經過了能夠采取干預措施的最佳黃金時間,使得相關措施落地效果不好,建議提升頂層設計,做好監控,提前預警。
可利用行業信息企業(如中藥材天地網等)多年的大數據沉淀,建立大數據模型并進行長期的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及跟蹤監測,定期產出品種產能、行情、需求等預警結果,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違者必究!
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文字不能超過200字!